-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讲2018年2月28日中午12:30,高三年级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在科学楼多功能厅聆听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宣讲。 去年毕业于上海市延安中学、如今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就读本科的丁士森同学是本次活动的宣讲人。升入大学即将满一年的他,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学习上的心得。 丁同学说,身处在高三,同学们必须要做的是认识高中、认识大学和认识自己。认识高中是指把握学校的教学目标、方法、时间表等,认识大学即要明晰自己的目标学校、目标大学的专业优势、分数线划档等等。完成这两点,同学们才能有规划地进行适合自己节奏分学习,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而认识自己也格外重要,每一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个性、学习能力、目前掌握的知识水平、未来的目标等,不好高骛远,亦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地走在前进的路上。唯有如此,方能使得高三的每一天都充满学习的动力和勇气。 随后,丁同学给大家带来了有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精彩介绍,我们了解到该校校训为“博文约礼”,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汇中国与西方”为目标,培养学贯中西、会通古今、融合文理的莘莘学子,聘用全球一流的师资,并采取全英文教学,是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港中大(深圳)各方面的优势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得同学们对大学生活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概念。相信高三学子们在最后的奋斗里一定能坚韧不拔地稳步前进,朝着理想与未来扎实前进。文字撰稿:高三(7)班姚润维
-
【教师节】女中的教师节:林荫道上旗袍少女的祝福初秋的9月,我们迎来了第33个教师节,女中的学生会为敬爱的老师们准备怎样的祝福呢?2017年9月8日的清晨,步入校园的老师们首先接受到来自旗袍少女的热情祝福:“老师,节日快乐”!典雅的旗袍女孩,明媚、健康的笑颜,瞬间营造出温馨感恩的节日氛围。步入校园,大家惊讶的发现幽静的校园林荫路在姑娘们的慧心巧思下变得与众不同。“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不论是初入市三的高一学妹,还是高二高三的学姐们,都将自己对于老师的感恩之情,用言语,用画笔,用彩纸,制成一张张精美的贺卡,学生会的同学连夜将这些美好的祝福挂在了校园的林荫路上,形成了教师节“祝福林荫道”。风格迥异的祝福贺卡让今天的林荫路变得格外漫长。老师们细细欣赏着每一份节日祝福,取下心仪的祝福贺卡姑娘们的点点心意也化作了老师们脸上惊喜的笑容。当然,如此独特而富有女校特色的教师节祝福,自然成为女校老师们朋友圈“刷屏”的热点。“亲爱的老师,感谢您的谆谆教导,祝您教师节快乐”文字撰稿:赖润杰(学生会)图文审稿:德育处团委感谢秦岭、苗勇胜老师提供的现场图片部分图片来自市三女中学生会与市三教师的朋友圈截图,在此鸣谢市三女中·墨梯之声出品
-
瑜乐京剧多妙趣·文化氤氲市三园瑜乐京剧多妙趣文化氤氲市三园今天下午,京剧艺术家余派传人王珮瑜老师来到我校进行京剧表演艺术的介绍和普及。 王珮瑜老师解开了我们以往的许多误区,让我们对京剧有了新的理解,而原本古板单调的国粹在王珮瑜老师幽默而接地气的讲述中变得年轻活力起来。 与想象中的讲“坐”不同,王珮瑜老师用浅显、风趣的语言让礼堂内充盈着阵阵笑声,而她精彩绝伦、中气十足、极具表演感染力和戏剧张力的京剧演唱赢得了全体师生的掌声。现场互动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王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成了一大亮点。 无论是她将接地气的网络用语用京剧的念白加上其生动的表情表现出来,还是她一字一句带领同学们唱抑或念出有着浓烈湖广音、中州韵的经典曲目片段,再或是她邀请10位同学上台教授云手的基本动作,都让原本一窍不通的我们从活跃的气氛中记住了“惊提、怒沉、喜展眉”等动作。惊提、怒沉、喜展眉“ 同学们都反响热烈,在朋友圈中纷纷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瑜老板的嗓子太好了,好喜欢她唱的二黄。名角的气场就是不一样!”“王珮瑜:我是女生,我唱老生!超幽默帅气的!”“现场飙京剧潮语,一直在唱,现场听超级刺激,没有伴奏特别清楚,大师就是大师!!”“老生名角王珮瑜老师到市三做客,优秀的人都是有趣的”。” 本次学校和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我是戏迷”长宁戏曲艺术欣赏季合作,通过文教结合的方式来宣传和推广古老的京剧艺术,让它重新在年轻人中焕发新的光芒;在我们感到京剧带来的快乐和震撼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电视上所见的穿着浅色长袍认真点评别人表演的瑜老板与想象中不同的个人魅力。与此同时,这又一次的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对京剧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鉴赏艺术的能力,也拉近了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学校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一贯作风在此次活动中也得以展现。文字撰稿/德育处、袁嘉成(学生:高二3班)图片摄影/苗勇胜微信编辑/苗勇胜内容审核/德育处
-
“文化沙龙”讲坛_高二年级主题活动高二文化沙龙文化沙龙 “文化沙龙”是在高一礼仪课程的基础之上,将专题德育教育“升级”之后了的主题活动。学校将定期以班级为单位,或年级为单位,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为。关于诗歌、历史、音乐、美术、设计、摄影、旅游,等等文学艺术相关的,都可以搬上讲台。这个主题活动旨在激发大家开拓新的兴趣领域,多长见识,同时让女孩们能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现魅力,收获自信。微电影—精神零食 2017年9月18日,市三女中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多功能厅里参与了第一次学生“文化沙龙”讲坛活动。本次主讲人是来自高二(1)班的罗拉拉。 出于自己对微电影的热爱以及之前制作微电影的经验,罗拉拉同学选择了微电影作为了这次演讲的主题。伪概念? 微电影其实是一种“伪概念”:这个词汇出来之前我们统一地称之为短片;而由于近来短片数量剧增,种类繁多,因此大家专门分出来一类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即微电影。 更详细来说,微电影它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需要有电影的特征。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是用于表达精神或情感的。电影中对人性、人心或社会现状等的深刻思考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她以《敦刻尔克》和《战狼》两部电影为例,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 之后,她给同学们介绍了一部荣获了多项国际短片奖的微电影《调音师》,跌宕起伏的剧情带给同学们许多的惊艳与思考。《调音师》 罗拉拉同学一人独自拍摄的微电影《封锁》在第四届上海市高中生公益微电影大赛中获得了最佳摄影奖的荣誉。 在演讲中,她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这部作品,并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演示了一些剪辑技巧。从她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到,她自己对于摄影、电影本身的热衷和执着,以及对情感的独特把握是使“拍摄”成为她影片中的亮点的主要因素。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演讲结束之后,高二(1)班班主任李瑾老师对罗拉拉同学出色的表现进行了一番点评和肯定。也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了解到了她为准备好一次优质演讲而付出的辛苦和勇气。学生感言 罗拉拉同学给我们开了一节关于摄影的文化沙龙,主题是“微电影”。她平时十分热衷于拍摄与摄影,我们通过她的演讲也能看出她对摄影的热情与执著,她的那份热爱也感染了我们。值得一提的是,在演讲中她给我们播放了她获奖的影片,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同龄人也能拍出这样富有内涵,发人深省的影片。by高二(1)班辛春京 电影、短片真正能带给我们的不是让人一笑置之的搞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