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色活动
“文化沙龙”讲坛_高二年级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17-09-24 12:52:04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2,704

高二

文化沙龙

文化

沙龙

  “文化沙龙”是在高一礼仪课程的基础之上,将专题德育教育“升级”之后了的主题活动。学校将定期以班级为单位,或年级为单位,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为。关于诗歌、历史、音乐、美术、设计、摄影、旅游,等等文学艺术相关的,都可以搬上讲台。这个主题活动旨在激发大家开拓新的兴趣领域,多长见识,同时让女孩们能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现魅力,收获自信。


 微电影—精神零食 


  2017年9月18日,市三女中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多功能厅里参与了第一次学生“文化沙龙”讲坛活动。本次主讲人是来自高二(1)班的罗拉拉。

  出于自己对微电影的热爱以及之前制作微电影的经验,罗拉拉同学选择了微电影作为了这次演讲的主题。

伪概念?

  微电影其实是一种“伪概念”:这个词汇出来之前我们统一地称之为短片;而由于近来短片数量剧增,种类繁多,因此大家专门分出来一类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即微电影。

  更详细来说,微电影它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需要有电影的特征。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是用于表达精神或情感的。电影中对人性、人心或社会现状等的深刻思考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她以《敦刻尔克》和《战狼》两部电影为例,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


  之后,她给同学们介绍了一部荣获了多项国际短片奖的微电影《调音师》,跌宕起伏的剧情带给同学们许多的惊艳与思考。


《调音师》


  罗拉拉同学一人独自拍摄的微电影《封锁》在第四届上海市高中生公益微电影大赛中获得了最佳摄影奖的荣誉。

  在演讲中,她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这部作品,并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演示了一些剪辑技巧。从她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到,她自己对于摄影、电影本身的热衷和执着,以及对情感的独特把握是使“拍摄”成为她影片中的亮点的主要因素。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演讲结束之后,高二(1)班班主任李瑾老师对罗拉拉同学出色的表现进行了一番点评和肯定。也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了解到了她为准备好一次优质演讲而付出的辛苦和勇气。


学生感言

  罗拉拉同学给我们开了一节关于摄影的文化沙龙,主题是“微电影”。她平时十分热衷于拍摄与摄影,我们通过她的演讲也能看出她对摄影的热情与执著,她的那份热爱也感染了我们。值得一提的是,在演讲中她给我们播放了她获奖的影片,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同龄人也能拍出这样富有内涵,发人深省的影片。

by高二(1)班 辛春京


  电影、短片真正能带给我们的不是让人一笑置之的搞笑荒诞,也不是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特效。真正的好片应带给观影者的是一种思考,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甚至思考自我。它应成为一种途径,一种与世界精神沟通的途径,用声音和图像感染他人。就如罗拉拉同学在演讲时所示:我们拿着摄影机面对物质,却审视精神。不论是《调音师》还是《封锁》,我想都是如此。

by高二(1)班 赖润杰

 

  第一次学生文化沙龙在一片掌声和欢笑中结束了。我们也期待之后更多的同学站上讲台,向大家分享她们的所思、所爱。

END

撰稿:高二(1)班 薛惟闻

照片拍摄:高二(1)班 薛惟闻

微信编辑:高二(1)班 赖润杰

内容审核: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