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老师参编于漪主编《基础教育教师学》一书秦岭老师参编于漪主编《基础教育教师学》一书。
-
2024年第一学期语文组指导学生获奖情况汇总学生姓名活动全称+获奖名次奖状上的获奖时间(年月)级别评选颁奖单位名称指导老师胡悦第3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长宁区一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姜丽孙婧绮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长宁区二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姜丽裴卿源第3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长宁区复赛一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华雯露时雨迪第3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长宁区复赛二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华雯露裴卿源2024上海之新·青少年文学写作选拔十强2024.9.10市级上海市作家协会文学百校行办公室华雯露翁凌怡第24届首届“我的享读笔记”征集活动文字类作品三等奖2024年11月市级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史菊辉洪雨瑄第3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长宁赛区三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史菊辉洪雨瑄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长宁赛区一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史菊辉张宇馨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长宁赛区一等奖2024年11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史菊辉李欣阳第3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长宁区复赛 一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鲁慧敏李思彤“位育杯”第十九届上海市高中名校读书节 腰封设计 最佳人气奖2024年11月市级上海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马佳忆陈菲洋“位育杯”第十九届上海市高中名校读书节 书籍推荐 最佳人气奖2024年11月市级上海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马佳忆陈菲洋“位育杯”第十九届上海市高中名校读书节 腰封设计 优胜奖2024年11月市级上海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马佳忆王佳慧2024年首届“我的享读笔记”征集活动 文学类作品三等奖2024年11月市级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马佳忆叶馨兰2024年首届“我的享读笔记”征集活动文字类作品优胜奖2024年11月市级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秦岭柏牧宜第3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长宁区复赛一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杨黎兰柏牧宜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长宁赛区一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杨黎兰朱徐灵樨第3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长宁区复赛二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刘芸朱徐灵樨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长宁赛区一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刘芸朱徐灵樨“阅读悦美”沐书香,“典耀中华”润校园2024年长宁区经典诵读活动暨第六届“诵读中国”诗词讲解大赛长宁区选拔赛中学生个人组一等奖2024年9月区级上海市长宁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刘芸陆亦思“位育杯”第十九届上海市高中名校读书节 读书征文 三等奖2024年11月市级上海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刘芸黄子清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长宁区复赛二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刘啸云沈嘉第37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长宁区复赛二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张宇婕沈嘉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长宁区复赛二等奖2024年10月区级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张宇婕
-
杨黎兰老师案例获“深化课改的创新实践”主题征文二等奖
-
何雨婷老师荣获区国防演讲比赛二等奖何雨婷老师荣获区国防演讲比赛二等奖。
-
张宇婕老师荣获区三笔字大赛二等奖张宇婕老师荣获区三笔字大赛三等奖。
-
刘芸老师荣获长宁区共青团良师益友奖刘芸老师荣获长宁区共青团良师益友奖。
-
秦岭老师论文入选全国第九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教研研讨会论文案例集秦岭老师论文入选全国第九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教研研讨会论文案例集。
-
秦岭老师获评长宁区高中两类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秦岭老师获评长宁区高中两类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
-
秦岭老师荣获 2024年上海中小幼教师读书征文活动优秀征文秦岭老师荣获 2024年上海中小幼教师读书征文活动优秀征文。
-
秦岭老师荣获长宁区教育系统第七轮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制“深化课改的创新实践”主题征文评选一等奖秦岭老师荣获长宁区教育系统第七轮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制“深化课改的创新实践”主题征文评选一等奖。
-
柴云凡老师荣获长宁区教育系统第七轮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制“深化课改的创新实践”主题征文评选 三等奖柴云凡老师荣获长宁区教育系统第七轮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制“深化课改的创新实践”主题征文评选 三等奖。
-
柴云凡老师荣获“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征文活动 一等奖柴云凡老师荣获“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征文活动 一等奖。
-
柴云凡老师荣获“阅读悦美”沐书香,“典耀中华”润校园2024年长宁区经典诵读活动暨第六届“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长宁区选拔赛中学教师组 二等奖柴云凡老师荣获“阅读悦美”沐书香,“典耀中华”润校园2024年长宁区经典诵读活动暨第六届“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长宁区选拔赛中学教师组 二等奖
-
华雯露老师荣获“阅读悦美”沐书香,“典耀中华”润校园2024年长宁区经典诵读活动暨第六届“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长宁区选拔赛中学教师组一等奖华雯露老师荣获“阅读悦美”沐书香,“典耀中华”润校园2024年长宁区经典诵读活动暨第六届“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长宁区选拔赛中学教师组一等奖。
-
华雯露荣获“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征文活动二等奖华雯露《以书育人 点亮明灯》荣获“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征文活动二等奖。
-
华雯露老师获长宁区教育系统第七轮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制“文献综述”征文评选三等奖华雯露老师获长宁区教育系统第七轮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制“文献综述”征文评选三等奖。
-
2024年班组研修 “教-学-评”一致性研究2024年9月27日,语文组在五一楼第三会议室举行班组研修,主题为“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教研组长姜丽老师主持。 本次研修围绕“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结合24年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翼、四能”的具体要求,落实“双新”下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注重教学情境研究,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会议上还布置了迎接区域教学教研活动的要求。
-
学而至雅——2023.11.3 语文组班组研修2023年11月2日,市三女中语文组“学而至雅”班组研修活动在五一楼第三会议室举行,组长姜丽老师主持了本次班组研修活动。 本次班组研修活动的主题是“学而至雅”。张李华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老师们介绍了学校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共建共享“至雅班”的相关情况,提出语文学科要积极利用复旦中文系的优质资源,积极在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学科类竞赛活动指导等方面与复旦中文系联动合作,致力于打造好学校“至雅”实验班。杨黎兰老师在活动中分享了本周带队前往复旦大学参与学术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组内教师则围绕“至雅”班与复旦大学的共建工作建言献策,展现出市三主人翁的强烈意识。
-
立足单元 突破难点——《风景谈》同课异构区级公开展示教学活动2023年10月26日下午,聚焦“立足单元,突破难点”,长宁区高中语文主题教研活动在市三女中AI课堂分析实验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长宁区高中语文教研员管骏捷老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乐燎原老师和区教研室钱春老师作点评,市三女中刘芸副书记、张李华副校长一并参加。市三女中两位青年教师柴云凡和华雯露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向全区老师展示了《风景谈》的公开教学。她们遵循课程标准,梳理单元目标、单元任务,教材内容,通过充分调研了解学生与课文之“隔”,由此确立教学目标、设定环节、选取策略、突破难点。柴云凡老师聚焦学生阅读中的历史背景之隔、生活经验之隔,从选材组材角度切入,通过分析“风景”的纵、横向联系,助力学生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把握“风景”的政治寓意。华雯露老师针对学生阅读中的场景描绘之隔、审美感知之隔,重点赏析细腻、看似“无理”和含蓄的语言特点。鲁慧敏老师在说课环节中,重点分享了在“隔”的突破上,青年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包括适时补充背景、提供跨学科知识、借助画面联想想象、提供思维提升的路径、提供表格工具构建整体性认识等,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梳理探究”的价值,以此凸显由点到类、由散到整、由孤立到联系的学习过程。乐燎原老师在评课过程中,充分肯定市三语文教研团队的精心筹备与三位老师的精彩展示,并结合自身在“双新”教育实践中的所思所感,提出“立足立德树人”“关注学生素养”与“让学习真实发生”三点建议。钱春老师指出,长宁区高中语文教研以“立足单元,突破难点”为题,聚焦“双新”教学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教研中的有效落实,要处理好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的关系,关注学生阅读的真实体验与思辨性思考。张李华副校长代表学校欢迎参与此次活动的专家与老师,并介绍了学校与华师大相关团队共同建设AI高品质课堂分析实验室的相关情况,分享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标杆校创建工作中立足数字赋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本次教研活动展现出市三女中语文教研组秉持女校百年育人的精神、满怀热情充满干劲、投身于“双新”教学改革实践的风貌,突显出教育数字化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睿智。
-
2023.8.30 语文组班组研修2023年8月30日,市三女中语文组班组研修活动在五一楼第三会议室举行,教研组长姜丽老师主持本次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主要回顾了暑期语文组工作,重点落实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升,完成了读书节征文活动,关注教师个人专业能力与教研组团队能力提升。姜丽老师介绍了新学期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确各备课组工作要求,提出本学年班组研修主题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将组织进行相关案例、说课、开课的工作,处理好单篇与单元教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