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引领教研,提高教学有效性
从2005年至今,我们开展了以下的课题研究:
2005年《英语报刊阅读与女生思维能力拓展之研究》
2006年《开发主题阅读,拓展女生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2008年《英语学科组室研修之教师命题能力的提高》
2009年《英语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2010《阅读工坊》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从2005年开始,教研组的教师们就开始意识到阅读与培养女生思维能力的关系。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多限于对课文的“精耕细作”,学生通常只注重教材上的那些文章,很少涉及课外读物。而阅读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此外,过多注意细节、注重语言形式又导致对语言本身不敏感,对英语国家人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相关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在选材方面,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沉静于自然真实的语篇之中。材料的语言真实地道,难度要适当,体裁要多样化,题材要具有时代感,而中学生英语报符合了这一要求。
课堂中,我们先从阅读量的输入入手,同时注重阅读速度的提高,即:限时阅读,由浅入深,逐步加快。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意识地挑选有趣味的文章以激发女生的兴趣;并有意识地选择女生喜欢的文化类的文章,让她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文化。经过一段时间后,针对女生不喜欢阅读科普类,政治类的文体的现象,偏重时事新闻、科普类的文章。通过此类文章的大量阅读,扩大视野,并增强其英语语感。
在这五年中我们坚持不懈,2010年英语组的四位教师被学校派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短期培训,培训过后经过思考,高一年级组的教师开展了《阅读工坊》的课题。阅读材料不仅局限于英语报纸,更是扩展到英语诗歌和小说的阅读。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小组角色的选择,教师的调控,阅读的反馈和评估等,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推动学生听,说,写能力的共同发展。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研修,学生初步掌握了各种角色的表达技巧,养成了开口说和乐意说的习惯。本学期,过渡到原版短篇小说和诗歌的阅读,关注人物分析,叙述风格,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观点等,学生从小说原型反思,联系现实生活意义,拓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