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女中是一所有着深厚“姐妹情谊”的学校,学妹对学姐信赖与仰慕,学姐对学妹引领与提携。学校团委学生会推出“她说——校友采访札记”板块,将在未来一年陆续推送在校学妹对毕业学姐的采访纪实,陆续记叙毕业30年、50年来学姐的成长故事,也诉说市三精神的代代传承。
范红学姐在市三度过了七年的中学时光,2004年高中毕业,考入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大一时获怡和奖学金,赴剑桥大学留学。2005-2008年于剑桥大学玛德琳学院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后在伦敦工作了一年后,回到上海。现就职于奥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曾任大中华区副董事合伙人。
对范红学姐的初印象,是CCTV国际频道中她作为咨询公司副董事接受全英语采访的片段。一头干练的中长发,一口流利的英语,一股端庄优雅的职业范扑面而来。
采访的那个午后,早早坐在约定的咖啡馆,想到即将要和这位比我整整大了20岁的拔尖女性交谈,我有点小忐忑。
秒针跳到两点,学姐几乎是分秒不差地“闪现”在了对座,抢先和我热情地打起招呼。明朗的大眼睛,极富亲和力的微笑,深棕色长发搭在白色针织衫上,干净利落。一时间,感觉坐在对面的仿佛是刚毕业不久的学姐,而不是有着距离感的职业女性。
「 市三发现了我的能力,给我牵线搭桥,使我成为比较全面、平衡的选手,并不像那些只钻研学术的书呆子。」
如同母语般流利的英语,是范学姐如今工作的必备技能。出众的英语能力其实在二十年前已初见端倪,校园里凡是和英语有关的大小活动里都活跃着范学姐的身影:她被市三推荐为上海市中学生代表,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 30 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言,在 110 周年校庆担任英语主持人......
市三的国际化教育,让她在学英语的同时开阔了眼界。“高中时我获得了赴美短期交流的机会。美国 homestay 的家庭,带我去纽约和华盛顿感受当地文化。在出国还没有那么流行的年代,这次机会让在书本上看到的、磁带里听到的情景,都身临其境,还是很震撼的。”
市三的国际化教育,引领她迈向更广阔的世界。高三毕业后,她在市三老师的鼓励下参加怡和奖学金的评选,经过雅思考试以及三轮面试,一路过关斩将,从全亚洲的上万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一名获奖者。在复旦读完一个学期,她便踏上了前往剑桥大学的道路。
「 任何成功的经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沉淀。」
范学姐大学选择的是金融专业。金融,对于高中生并不是必修课,多少有些陌生。起初是老师的提议,之后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范学姐在高三时确定了专业方向。她觉得学习金融,能使自己今后的路走得更宽,更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我想到,现在是高中生的我们,同样应该去主动寻找和个人的兴趣、特长或理想相匹配的专业方向。
毕业后她选择进入咨询行业,这是一条陡峭的成长之路,极具挑战性。学姐认为:“学生时期遇到的大多都是客观的问题,非黑即白,不会主动跳出来和你唱反调,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但当我工作以后,面对的不是客观的东西,是很主观的人。学会如何在你我之间达到win-win,是步入社会以后最大的挑战。”
她非常感激曾经在市三学生会主席团的工作经历。110周年校庆时,参与制作110米长画卷的经历,她仍记忆犹新。学生会的种种活动,为她此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现在,同样身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的我,感受到,或许现在策划或参与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奠定未来成长的一笔财富。认真投入,用思考将经历转化为经验,可以服务于今后自己的人生。
范学姐从市三毕业后的路,表面看起来顺风顺水,但其实她的好运脱离不开一步一步的思考、历练和选择。
「 你很优秀,世界很大,你要去勇敢地探索。」
当问起中学时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她回忆起像朋友一般亲切的班主任徐轶伦老师,因气质干练倍受同学们仰慕的数学女神熊老师......市三的老师们是她的人生导师,总会鼓励她“你很优秀,世界很大,你要去勇敢地探索。”
市三的校友也给了她不少指引。“110 周年校庆我作为英语主持,早早来到大礼堂排练。观众席里有个头发花白,很有气质的老太太,提醒我不能因为想秀流利的英语而语速太快,让观众听清是更重要的。一句小小的提醒,让我觉得特别温暖。那时的我也一定让老校友回忆起了自己的青春时代吧。”
这些回忆对学姐来说历历在目。回想起年少时受到了良师与校友指引,她愈发想把这一份关爱传承下去,对于现在的市三女孩们,她想说:“在学生时期,试错的成本很低,你大可不必在乎它的结果,而去努力地尝试。你不必给自己局限好一条既定的路,要去多体验一些,把自己的路走宽。”
「 如果有一次与二十年前的自己对话的机会,你会说什么?」
如果有一次与二十年前的自己对话的机会,范学姐肯定会和中学时候的自己就IACE的理解争论起来。“那时的我,对IACE,特别是对‘优雅’的理解还比较片面,认为指的是乖巧、懂事,这和直爽、有棱角的自己不沾边。后来才渐渐明白‘优雅’其实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体现出来的内涵,是舒服的谈吐,是为人处世的从容不迫。”
可见IACE校训对于每一个女孩的正面输入,是贯穿一生的。也许我们在十几岁的年纪吸收,在十年、二十年后才会显现。
最后,范红学姐回想起直到现在,最要好的朋友还是市三的同学,打的最后一场全女生排球赛还是在市三。对即将130岁的市三,她想说:“从预备班到高三,价值体系形成的时期,我在市三这片纯洁的净土成长,想起来就觉得很神圣。市三的七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七年,我很感激她。”
正如标题“二十载,还是那个市三范”,历经20载,范红学姐身上的市三印记从未磨灭。对于我们每一位市三学子来说,如果有什么地方20年后还能静静地迎接我们归来,那一定是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