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学生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团委学生会
探索自我,展望未来——谈谈生涯规划
发布时间:2022-05-24 19:45:23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79

同学,你有否想过,

未来会拥有怎样的生活?

会干什么?

会与什么人生活在一起?

在每个年龄段,

什么事情

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当你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进行生涯规划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将未来摆放在自己面前,然后想想现在可以为实现这样的未来做些什么事情。

向内的探索和向外的探索,也即“知己知彼”。知己,就是了解自我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知彼,就是了解国家政策、人才供需、职业变迁等方面。只有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相对理性的、不断完善的人生发展决策与行动。

此次,我们就“内在自我”进行一些探索。

当一个人在做出职业选择决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应该就是兴趣和能力两个方面,要选择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持续终身的热情,要选择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才会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和自尊。

在职业兴趣的各种理论中,最有影响、运用最广泛的是时任美国生涯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兴趣测验已在教育、培训、企业管理等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对于个人升学就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应的不是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是一类广泛的职业领域(列举的典型职业目的在于给大家比较具象的概念);探索兴趣类型是为了有方向的进一步探索。

表面兴趣:没有真的看见过,没有真的思考过,没有真的实践过的东西在头脑里被想像得很美好。与之相对的是,真正尝试、实践过的,还是喜欢的,甚至是越来越喜欢的,我们可称为实质兴趣。凭一时的表面兴趣的选择往往后患无穷。

我们可以思考:

目前“表面兴趣”有哪些?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喜欢它?

哪个/些可以尝试向“实质兴趣”转化?

有没有原以为喜欢的,接触后发现和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

——兴趣金字塔

【有趣】发现兴趣:沉浸在足够的感官体验中发现兴趣,获得动力

【乐趣】刻意学习/找到资源:在感官体验还未消退时,为兴趣找到学习资源,尽快掌握更多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上升到自觉兴趣

【志趣】深入探究/兑换价值: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绑定兴趣与价值。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使之上升为志趣

兴趣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在尝试、经历过程中培养起来。

有意识地尝试希望培养的兴趣类型对应的活动。

开放心态,主动的接触、探究和尝试更能发现“真心所爱”。

喜欢做某事不代表一定能做好某事,能力是实现的关键因素。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时任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他认为传统上教育强调逻辑─数理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多元智能的视角下的检核表不是一个测验,且量化的数据并不能代表自己拥有或者缺乏某项智能。它的目的是比较直观地了解每一项智能的内涵,进而用八项智能来链接自己的生活经历,提供进一步探索自己的线索。

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具有优势的领域。能力与不同的知识组合构建出不同的优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单纯与其他人比较某一个方面的能力优劣是没有意义的,要以整合的视角探索自己的能力结构。

能力有些是天生的,比如音乐天赋,有些是经过后天反复训练形成的,例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有的是领域特定的专业知识,有的则是可迁移的通用能力,例如:比较、分析、综合、影响他人、管理、创造、提炼等。专业知识不具有可迁移性,但是可迁移的能力则帮助我们胜任不同领域的事务。

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重视的能力有:沟通能力、积极主动、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责任心、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诚实正直、专业技术。不难看出,这些能力要求中,绝大部分是通用的可迁移能力。

未来瞬息万变,知识可能会过时,但通用的能力却永不过时。我们要修炼的是有助于个人成长,符合社会需要可迁移的通用能力。

聚焦优势:专注于现有的能力和资源,不断打磨,扩大差异化优势。

培养潜能:刻意学习,努力培养为优势。要相信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1)走出舒适区,勇敢地去尝试。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笨拙的开始,你永远也不会学好任何技能。

2)反复练习,而当一门技能被反复操练,才能进一步内化,成为可迁移的通用技能。

3)制定计划,从低难度开始练习,循序渐进。

4)不以掌握某项知识为终极目标,而是站在通用能力的高度要求自己,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当知识被遗忘之后,你才不会一无所获。

储备退路:重新定位,与其它能力组合使用。

躲避盲区:适当授权,并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借助他人的力量。

愿你能找到所爱与所长,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向理想不断靠近!

 微信图片_202207121946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