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为了让青年学生铭记历史、明确青年学生的责任和担当,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团委一同打造了一期特别的分享展示活动——邀请苏州评话名家朱庆涛先生,用曲艺的形式来为校团委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和校级党章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为蓝本,共议党史中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党史育人的特别价值。
本次活动,我校潘敬芳校长和校党委刘芸副书记全程参与,同时,也请到市三女初的同学们参与其中,与高中的学姐们一同领略党史育人的独特魅力。
现为上海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的朱庆涛老师,从上海的起源讲到渔阳里的历史,从毛泽东讲到陈望道,从革命先驱的事迹讲到《共产党宣言》。
作为一名资深苏州评话演员,朱庆涛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这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时,他还运用苏州评话里的口技和方言等表演技巧,不时引得在座的学生们开怀大笑。在生动形象的展演形式中让同学们领略党史中的动人故事。
虽然在座的大多数同学对苏州评话并不熟悉,但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生动的现场描摹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她们不仅会更加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会对中国传统的曲艺艺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学生代表感言
在一二九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中,“曲艺艺术进校园”在我校雅舍展开。与课本上相对单调的文字不同,老师用其生动的语言,极富张力的动作表现,以评话的方式带我们领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与党史中的诸多故事,我们真切体会了“真理的味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添上了极重要的一笔,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变,为今天中国的强大复兴添上了非凡的色彩。中国共产党人用一生探求真理,用一生书写波澜壮阔的党史。我们很幸运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复兴的中国,也很幸运能够有党的指引下,不断为我们的前进指明新的方向!
——校学生会主席 侯玥
在朱庆涛老先生富有感染力的演绎中,由上海诞生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到渔阳里中革命先辈不断实践,党的历程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回望中共党史的波澜壮阔,心中除了自豪感,也坚定了要更加积极奋斗的决心。
——校团委委员 张玥
很荣幸可以在今天“一二·九”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参加这样一次特别的活动。为我们讲述故事的朱庆涛老先生用抑扬顿挫的评话语调,和极具感染的表现力,向我们生动地呈现了近代上海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初心之地,光荣之城,从上海出发,中国共产党人一路秉承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一定会保持前进的姿态,紧跟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校团委委员 苏筱晰
在这个特别的午后,聆听用评话艺术讲述的上海故事,老先生的讲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感染力非凡。讲到重要情节时的拟声尤其有画面感,让我们感受到了评话艺术的魅力,对渔阳里与中共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追寻初心使命的决心和动力。
——校团委委员 毛启微
市三的12月9日,正午的阳光散入了五一楼的雅舍,我们追随着朱庆涛老先生激情澎湃的评话演绎,重温了“从水里长出来”的上海的发展过程,感受到渔阳里的红色印记;86年前北平的12月9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抗日游行,自此中华民族加速了觉醒,也为八十六年后,我们和平安乐的岁月做出了伟大贡献。在如此盛世之中,我们更应不忘初心,为我们的中国梦不懈拼搏!古色生香的雅舍中,老先生身着青色长衫,带我们沉浸彼时峥嵘岁月,他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爽朗笑声仍在我们的脑海盘旋,激励着我们挑起前辈的荣光,继往开来。
——校团委学生副书记 马一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