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出访沃尔福德女子学校
8月上旬,十名市三姑娘们与带队老师苏莹老师一起来到了位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的Walford Anglican School for Girls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访问。在这两周中,市三女孩们体验了Walford学校的特色课程,考察学习了阿德莱德的人文和自然知识,与住家一起体验了当地人的特色生活。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跨文化交流,都给市三姑娘们和老师带来满满的收获,也留下美好的回忆。
Walford校长热情地欢迎市三女生的到来
特色课程:体会不一样的Walford
【中文课】 在中文课堂课上,市三女孩们充当起了小老师,教Walford女生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手握毛笔,帮助澳大利亚女生翻译理解中文名句。这个课程也让市三女孩们再次体味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历史课】 老师利用儿童画本替代传统的历史课本,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简单而又有趣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
【科学课】 这不仅是一堂科学课,更是一堂创意课,老师为市三女孩们带来了石蜡,颜料,木棒,香精等工具,利用喷灯,三脚架,等器材,制作出了属于女孩自己的蜡烛。
【戏剧课】 Walford女校的戏剧课程与市三戏剧课异曲同工,通过戏剧,让女孩们换位思考,增加彼此的交流与信任。
【设计课】 在创意设计课上,女孩们设计了专属自己的茶叶罐包装。创意灵感在一支支彩铅的笔尖慢慢浮现。最终,通过Photoshop的再次加工处理,每个女孩都拿到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创意艺术品。
【经济课】 通过两校学生的齐心协力,大家纷纷绘制出了中澳贸易往来的海报。
【“幼儿园”课】 市三的姑娘们来到了Walford幼儿部,与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大家一起学习中英文儿歌,搭积木,玩过家家,堆沙堡,让素日学业繁忙的高中生暂且放下学业,重返孩童时期。
实践考察:让学习充满灵动的乐趣
Walford女校为市三女孩们安排了深入大自然的考察学习活动。市三女孩们在生物老师的陪同下,来到了野生动物园和海滩。通过走近考拉,袋鼠,海豹等,更深入地了解了澳大利亚这片土地的环境气候条件和这些神奇动物的生长习性。
跨国文化:和合交融中温暖人心
市三女孩与住家们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充满着欢笑和温暖。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带来的是彼此的眼界的拓宽,带来的是更具世界大同的互相理解。
临走时,市三姑娘们也不忘写一封信,里面写满着对住家的感谢。
此行感受:是已经过,也是再启程
此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Walford的课外活动。学生除了学校中的各种日常学习科目以外,几乎每个人都会报名两门以上的课外活动,可以说是“有文有武”,“文”有音乐、天文和培养领导力等,“武”就是运动项目,分冬夏两部分,因为靠近海边,很多人夏天会选择帆船(sailing),冬天则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运动,有些都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这些课外活动不但可以增强体魄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自我。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生活学习方式的启发。
—— 高二二班 陈楚辞
Walford女校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教学互动中重视培养学生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帮助她们了解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老师们会让低年级的孩子参与到大人活动中来,让他找到归属感,也能增强他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幼儿园从两三岁就开始要求孩子帮助老师清理玩过的玩具,清理户外环境等等。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更是让学生们在长大后会去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培养他们成为更有原则的人。
—— 高二四班 许智晨
阿德莱德之行,我欣喜地看到市三女孩们内敛背后的积极主动、较强的独立性、良好的适应力。她们体验着、思考着、不止浮于表面的走过,而用讨论和课题的方式深入研究。能够更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我的学生们,是我此行很大的收获,也是一段愉快的经历。
—— 带队教师 苏莹
文/ 陈一晴(高二4班) 王雅钰(高二7班)
图/ 访澳团队
二 出访翠陵中学高等学校
7月我校颜雯婕老师带领六位同学赴日本友好学校横滨翠陵中学进行了为期12天的交流活动,期间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收获良多。
校园生活非常充实。学生们加入了初中和高中的英语、日语、中文、艺术等多门课程的课堂,还体验了特色课程Youkata tea ceremony,学生们身着美丽的轻便和服,知道了整个喝茶的流程和要求。在不同的班级,我们的学生都做了文化展示,介绍了上海和市三的特色。
住家的热情和体贴,让学生们有了宾至如归的感受。住家妈妈们每天为我们的学生准备精致可口的午饭和晚饭。学生们也常与住家畅聊中日两国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共同的偶像等。
这12天的时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不仅与住家结下了友谊,还在日本课堂学习到了很多,也体验了日本精致、整洁、规范的家庭生活。
在校门口的合影
英语课的分组讨论
参与中文课
特色课程
授予交流学习证书
欢送会
图文/ 访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