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信息 >>校园快讯
杰出校友闻玉梅院士访谈:增强自信·为国争光
发布时间:2022-07-31 22:03:04   发布人:匿名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8,630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即将迎来一百三十周年校庆。7月28日上午潘敬芳校长、刘芸副书记带领戏剧社采访团队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拜访我校1951届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闻玉梅院士。

闻玉梅院士是医学微生物学家,在乙型肝炎病毒及免疫系统领域中作出了杰出贡献。本次采访希望传承杰出校友的精神,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无所畏惧、勇攀高峰。同时,教育剧场的徐萍、杨黎兰、何雨婷等老师还将指导戏剧社以杰出校友的人生故事为蓝本,用不同年代“四篇日记”的形式串联起“横断面结构”的戏剧表演,为校庆戏剧展演活动做准备。

潘敬芳校长代表学校向闻玉梅院士表达真挚问候,并向闻院士介绍了学校130周年校庆的筹备情况。在何雨婷老师推荐了戏剧社的同学查阅了闻院士的事迹材料,阅读了闻院士的感人故事的基础上,同学们怀着感动、带着好奇,向闻院士提出了心中酝酿的问题。闻院士深情回忆起在女中的生活,她至今深切感到中学时代对塑造一个人,形成有益的人生观,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朗健谈的闻玉梅院士,向采访团队的学生们讲述自己在女中毕业时决定学医及填报专业时候的细节。当时她想考国立上海医学院,因为她出身于医生世家,且立志于治病救人。

闻院士之所以填了上海医学院这个志愿,是当时上海只有这一所中国人立的医学院,其他都是外国单位办的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私立的医学院老师都会出来行医挣钱,而上海医学院的老师不会,而是坚守抗日、不发国难财。她当时第一志愿填了国立上海医学院,第二志愿填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三志愿则填了复旦大学英语系。

但闻玉梅院士更想做的还是一名医生。她从小就崇拜白求恩先生、居里夫人和自己的母亲。她说她能详细记住《居里夫人传》的内容,并简短讲述了居里夫人的生平。谈到这里,她强调了在中学这个年纪,应当发现和培养兴趣,老师给学生不应加重负担,而是“加油鼓劲”,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点燃心中的理想之火。

紧接着闻院士讲述了她参与乙型肝炎相关研究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约为感染率为10%,而现在乙肝感染率已经降到了近5%,且年轻一代中国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只有2%以下。一开始,闻院士的科研团队只有三个人,发展到后来有了大量年轻人参与研究,做到了代代传承,用闻院士的话来说,这是“筑巢引凤”。

闻院士是大胆和果敢的,谈到她曾用自己作为复合物型乙肝治疗性疫苗的第一批实验对象,她云淡风轻:“总有人要做实验嘛!”而且,她对自己很有信心:“我研究出来的疫苗,我自己知道没问题的!”倒是前面的另一次“用自己做实验”惊心动魄,那时候上海有了“红眼病”,却一直找不到成因是“细菌”还是“病毒”。闻院士便和王悦时老师采集了病人的眼泪经过过滤后,滴到了自己的眼睛里,最后根据发病情况确认了是“病毒”。闻院士说,那时候真是惊险,因为不知道这个病毒是有可能引起脑瘫痪的。

也许是女校的经历塑造了闻院士自信勇敢的性格。从女校出来,和男同学一起上课,她发现那些男同学非常勇敢,敢于提问,于是她也学会了“抢话筒”,在她第一次出国时,她就对演讲的外国专家进行了抢话筒提问,她的提问还被发表在了国外的专集上。她建议所有学生们都要敢于问问题。

出生医学世家的她,分享了在火车上为他人针灸的故事,能够帮助别人,能为人民服务是很快乐的事,希望年青人爱他人,爱祖国。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国家一直支持她的研究,所以她觉得她为国家贡献的还不够。包括她也不觉得女性有什么困难,她觉得女性应当摆正自己的地位,与男性相比,各有优势,不应自卑。区别男生,女性更有耐心、细心和爱心,男性的优势应当去学习。她说,方法总比困难多。

   最后,采访组问到,想对现在市三女中的学生说什么时,她回答:“增强自信,为国争光。”并为市三女中用中英文题辞。闻院士对母校有着深厚感情,她为母校130周年生日祝福,也祝愿母校继续培养更多优秀女子人才,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微信图片_20220809220359.jpg

微信图片_20220809220416.png

微信图片_20220809220419.png